鼠類知識小百科
鼠類知識小百科
我們通常所說的家鼠是指棲息在人類建筑物內(nèi)及周邊的嚙齒動物,主要依靠人類提供食物等生存條件的鼠類。如褐家鼠、小家鼠和黃胸鼠。
種類介紹
褐家鼠尾長明顯短于體長,尾毛稀疏,尾上環(huán)狀鱗片清晰可見。耳短而厚,向前翻不到眼睛。體型長140~220mm,后足長35~45mm。多數(shù)體背毛色多呈棕褐色或灰褐色,毛基深灰色,毛尖深棕色,腹毛灰白色,四足背部為白色。褐家鼠繁殖力強,通常年產(chǎn)4~5胎。其繁殖期從1月下旬開始,到12月上旬結(jié)束,歷時320天,12月中旬到1月中旬為滯育期。幼鼠產(chǎn)下后3個月左右即達到性成熟,壽命18個月左右。褐家鼠棲息地非常廣泛,在河邊草地、灌叢、莊稼地、荒草地以及林緣池邊都有,但大多數(shù)在居民區(qū),主要棲居于人的住房和各類建筑物中,特別是在牲畜圈棚、倉庫、食堂、屠宰場等處數(shù)量最多。
黃胸鼠別名屋頂鼠、黃腹鼠,是鼠科家鼠屬的一種動物。體型較大,與褐家鼠相似,但較褐家鼠瘦小,體軀細長,尾長等于或大于體長。行動敏捷,攀緣能力強。其多在夜晚活動,以黃昏和清晨最活躍。有季節(jié)性遷移習性,每年春秋兩季作物成熟時,遷至田間活動。黃胸鼠具有雜食性,但主要以植物性食物為生。黃胸鼠主要棲息在房屋內(nèi),臨近村舍的田野中偶有發(fā)現(xiàn)。該鼠喜攀登,多隱匿于屋頂,常在屋頂、天花板、椽瓦間隙、門框上端營巢而居。
小家鼠為鼠科中的小型鼠,體長60~90毫米,體重7~20克,尾與體長相當或略短于體長。頭較小,吻短,耳圓形,明顯地露出毛被外。上門齒后緣有一極顯著的月形缺刻,為其主要特征。毛色隨季節(jié)與棲息環(huán)境而異。體背呈現(xiàn)棕灰色、灰褐色或暗褐色,毛基部黑色。腹面毛白色、灰白色或灰黃色。尾兩色,背面為黑褐色,腹面為沙黃色。四足的背面呈暗色或污白色。最喜食各種糧食和油料種子,初春也啃食麥苗、樹皮、蔬菜等,在蘋果貯藏庫,晝伏夜出,到處亂竄,對塑料袋小包裝、紙箱等破壞性較大。晝夜活動,但以夜間活動為主,尤其在晨昏活動最頻繁,形成兩個明顯的活動高峰。
鼠類的危害
一、鼠類能夠傳播疾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熱;
二、造成農(nóng)作物生長期的破壞,導致農(nóng)業(yè)損失。全世界由于鼠類危害導致貯糧損失5%;
三、鼠類在堤壩上挖掘洞穴破壞水利設施,甚至可導致決堤;
四、鼠類門牙1年長13厘米,為了磨牙鼠類咬嚙衣物、門窗、電纜等,咬壞絕緣材料或鉆入變壓器,引起短路。有一個說法,城市不明原因火災1/4由鼠類造成的。
防制措施
一、要做好徹底的清潔,首先要收拾好雜物。該清理的清理,該密封的密封。徹底清潔房屋縫隙和死角,清理一切有食物殘渣的地方。
二、因為老鼠不挑食,除了收好食物,垃圾也要及時清理,一定要保證垃圾不能過夜。*用有蓋的垃圾桶,避免老鼠翻垃圾堆覓食。要勤倒垃圾。
三、再者可以用木板夾、鐵板夾、弓形夾、捕鼠籠和粘鼠板等捕鼠器具。
四、找專業(yè)人員現(xiàn)場查看,制定滅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