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生活習性與誘餌的使用
老鼠生活習性與誘餌的使用
人類面對嚙齒動物的挑戰(zhàn),學習和理解嚙齒動物行為習慣的知識,成為嚙齒動物防治的必要條件之一。巴斯夫全球技術營銷經理Sharon Hughes撰寫的這篇文章概述了老鼠行為學的多個方面,對有效防治老鼠非常重要。
01 對新事物的恐懼
老鼠具有很強的探索性。 與此同時,它們天生具有對新事物的恐懼性(害怕和避開新事物)。老鼠的恐懼性是一種天生的生存機制,保護其免受新事物和未知事物傷害。老鼠看到新放置的鼠餌、誘餌盒或監(jiān)控裝置時就會有這種自然反應。
恐懼反應的外在表現(xiàn)是老鼠要么完全忽略誘餌,直到確定它不會對其造成危險(可能是數(shù)天或數(shù)周),或者是先品嘗一小口就走開,看看是否有不好的反應,然后再返回到誘餌處繼續(xù)享用。當外界干擾變得常態(tài)化時,老鼠的恐懼型表現(xiàn)不明顯,而在極少有干擾的時候,鼠類的恐懼性表現(xiàn)的很強烈。
為了減少老鼠的恐懼反應,可以讓老鼠先適應誘餌盒的存在,再往里添加鼠餌(與在農村研究的方法相反)。全面調研后確定每個誘餌盒的位置非常重要:“安裝誘餌盒總數(shù)的多少不重要,安裝在最有效位置的鼠餌盒數(shù)量才是最重要的”(Bobby Corrigan)。
據報道,通過使用帶老鼠氣味的東西(例如土壤,鼠糞)讓老鼠先適應誘餌盒,可以減少老鼠對誘餌盒的恐懼癥。但是,如果氣味正好來自那些讓多數(shù)老鼠敬而遠之的老鼠個體,則可能產生相反效果。
02 恐懼因素
有證據表明,在英國的某些地區(qū),例如漢普郡和伯克希爾,生活著強恐懼性很強的老鼠,他們表現(xiàn)出“強化恐懼癥”。即使使用鼠洞誘餌,也很難處理這些老鼠。這種“強化恐懼癥”可歸類為行為性抗拒,可能是基因遺傳造成的。
在一個農場,本文作者見過最嚴重的老鼠恐懼癥,那里的老鼠在15個星期之后才適應了并進入誘餌盒。當老鼠適應并進出誘餌盒以后,再往誘餌盒里放誘餌,能夠相對快速地控制住老鼠。
但是,如果在15周前開始時就將誘餌放入盒子中,整整15周都沒有吸引住老鼠,誘餌在盒子里放置的時間遠遠超過時限,因此需要在35天(5周)的時候重新進行風險評估。
03 口味測試
選擇誘餌的適口性要因地制宜。當老鼠吃一了小口感覺很美味,那么老鼠會返回這里吃更多。誘餌被老鼠快速接受的程度,還可能取決于老鼠經常吃的食物類型,包括其口感、營養(yǎng)價值和成分。因此,在食物富含脂肪的城市環(huán)境,膏劑通常更容易被老鼠喜歡,而農村地區(qū)的老鼠更容易接受谷物誘餌。
一旦老鼠將誘餌認定為食物來源,它很快就開始以誘餌為食,因此老鼠密度很快被控制住。一般來說,蠟塊是最難吃的老鼠誘餌,因為蠟塊適口性較低,而且蠟是最不像食物的東西。但是,蠟塊能夠被固定在誘餌盒內,因此便于管理。另外因為老鼠對氣味很敏感,帶有強烈氣味的誘餌對老鼠而言不具有吸引力。
04 最喜歡的路線
有效控制老鼠首先需要監(jiān)測老鼠的覓食行為。老鼠通常沿著相同的路徑活動,沿路跑過會留下涂抹痕跡或糞便。老鼠通常沿著先前走過的路線活動并且使用肌肉記憶和觸覺進行記憶。
使用鼠餌時,很重要的一點是在老鼠找到其它食物之前,在其覓食路線上布放誘餌。老鼠提前踩好點,確定覓食路線,一方面可以確認路線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可以確保遇到危險能很熟悉地順利快速逃跑。然而,有報道稱,老鼠可能會忽略它們喜歡的覓食路線上的多個誘餌。因此,必須放置足夠多的誘餌點位,以適應老鼠的天性,*限度地捕捉老鼠。不能想當然的認為老鼠從鼠洞里出來后一定到鼠洞邊上的誘餌點覓食。
囤積食物也是老鼠的天性之一,隨著老鼠接近成年(Meehan),囤積糧食的數(shù)量也在增加。在一次試驗中,使用未固定的誘餌,測試目的不是控制,而是看老鼠是否拖走誘餌。實驗者發(fā)現(xiàn)老鼠從多個誘餌盒中拖走了一共大概2.5公斤餌料,并囤積在一個地方。
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囤積這么多食物,看起來像是幾只老鼠合作的結果,但并非所有囤積的食物都被吃掉。要盡可能避免誘餌被老鼠拖走囤積的情況發(fā)生,因此,在鼠餌被移動會造成風險的區(qū)域要使用可固定的蠟塊鼠餌。
05 老鼠的一天
老鼠的生活也是以24小時(晝夜節(jié)律)為一個循環(huán)。老鼠在日落之后離開巢穴尋找食物和水,養(yǎng)育后代。日出之前再回到巢穴,所以鼠類是夜行動物。夜間活動時,老鼠先吃一頓,回巢前*再吃一頓。這些活動主要集中在天最黑的幾個小時里進行,屬于一種避免被捕食的安全機制。
老鼠的攝食行為反映了其社會地位,通常在深夜里只有身強體壯的老鼠能進食,而老弱病殘的老鼠在清晨進食,從而避免競爭以及來自強壯老鼠的威脅。因此,身強體壯的老鼠也會先吃到誘餌,進而也會早于年幼體弱的老鼠向黃泉先走一步。
在現(xiàn)場試驗中,實驗者經常觀察到,*被發(fā)現(xiàn)的老鼠尸體都是身強體壯一些的,*發(fā)現(xiàn)的是小老鼠的尸體。
有時候白天會看到老鼠,原因有幾個:
· 鼠密度很高,老弱病殘的老鼠沒有能力在夜間和身強體壯的老鼠爭搶食物;
· 鼠患依舊,老鼠對環(huán)境已經長時間適應了,不再認為白天出來有任何危險;
· 有些地方只有白天有食物;
這些白天出來覓食的老鼠恐懼性不強,因此更容易被控制。無論是什么原因,老鼠在白天出沒就表示鼠患已經非常嚴重。
06 氣味信號
老鼠主要利用尿液和糞便中的費洛蒙(生化物質)做氣味標記進行交流,交流內容包括個體識別、警告(恐嚇)、繁衍等。
上文有提到,可以通過在誘餌盒中放置被老鼠氣味標記過的土壤、老鼠糞便等來幫助老鼠克服恐懼癥。鼠類之間溝通媒介包括體脂、灰塵、毛發(fā)。氣味標識在小鼠高密度環(huán)境普遍存在,在大鼠之間也有發(fā)現(xiàn)。
雌性老鼠對食物口味的偏好會遺傳給它們的后代。因此,確保針對雌性老鼠的誘餌的適口性強非常重要。
鼠類糞便和尿液對其他同類具很強吸引力,選擇有鼠類糞便和尿液的位置安裝鼠餌盒,會比在其它地方的效果更理想。
07 下水道老鼠
就像鼠類行為習慣的很多方面一樣,褐家鼠活動也有例外。褐家鼠在地下活動,經常出沒于老鼠洞中。這并不意味著他們不會攀爬。事實上,他們很擅長攀爬,能通過屋頂進入建筑物。
褐家鼠在食物和水源附近建造巢穴,近距離覓食能夠盡可能減少在開闊地活動時間,降低遭到傷害的的概率。
鼠洞誘餌可以讓老鼠不必離開鼠洞去尋找食物,并且不會受其他食物來源影響,因此是一種非常*的控制老鼠的方法。鼠洞誘餌還可以降低非靶標生物取食誘餌的風險。如果使用可固定的誘餌作為鼠洞誘餌,方法是將這些誘餌放在線上,放進鼠洞,然后將線一端固定在鼠洞外。檢查的時候可以將鼠餌拉回來,數(shù)一下被取食的蠟塊數(shù)量,并且最終這些誘餌可以被移除掉。
褐家鼠也被稱為下水道老鼠。下水道為老鼠提供了良好的保護環(huán)境,相對穩(wěn)定并且具有持續(xù)的食物來源(人類糞便和食物垃圾)。
然而,由于強降雨或下水道被破壞(可能由褐家鼠造成的),褐家鼠就會從下水道遷移到地面生活,從而引起地面以上出現(xiàn)新的鼠患問題,或者褐家鼠每天在下水道和地上來回活動。在城市地區(qū),排水系統(tǒng)有缺陷通常伴隨新的鼠患問題。
如果實施了全面的誘餌方案,鼠密度還是降不下來,那就應該檢查下水道系統(tǒng)。據報道,在中心城區(qū),60-70%的鼠患與下水道/排水系統(tǒng)缺陷有關。在某些情況下,老鼠可能會進行季節(jié)性遷移,在冬季返回下水道以躲避外面更惡劣的條件。老鼠還可能因為種群變得過于龐大,也會離開下水道尋找新的棲息地。
總之,老鼠行為是非常復雜的。學習鼠類行為習慣,是蟲害防治服務商戰(zhàn)無不勝的法寶之一。